恐癌症”或称“癌症恐慌”,是指与癌症相关的任何恐惧、焦虑或担忧,包括癌症的原因或后果,比如对癌症治疗的恐惧,对癌症筛查的恐惧等。癌症恐慌在肿瘤患者及其家属中是普遍存在的,而在普通人群中也时有发生。有研究数据指出,在大约四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在一定程度担心会患癌症,其中5%到10%的人极度担心。

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一大原因是心血管疾病,排在第二位的是肿瘤,但是为什么人们对癌症的恐惧似乎要远超过对其他任何疾病的恐惧呢?这主要源于人们对癌症的核心认识,即癌症是一个邪恶的、不可预测的、不可摧毁的敌人,目前还缺乏控制它的策略,许多人把癌症和死亡划上等号。对于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其心理压力不言而喻。恐惧本身是令人不愉快的,并且可能影响行为,例如影响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配合,阻碍人们对于癌症的筛查或者导致过度的治疗等。因此,克服癌症恐慌不仅对于患者后续治疗的开展至关重要,对于其家属的心理建设也尤为关键。

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高效化,人们非常容易获得与癌症相关的信息,但作为非专业人士往往很难正确识别其中的混杂信息,因而在面对过多的信息时,很容易产生恐慌心理,甚至有些患者及其家属对癌症治疗的恐惧超过了对死于癌症的恐惧。要克服癌症恐慌,首先学会识别混杂信息,正确认识癌症。可以关注一些正规的科普读物,不轻信各种以推销为目的的宣传广告。

另一方面,对于患者家属,克服癌症恐慌还可以从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入手。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运动、瓜果蔬菜的摄入对于预防肿瘤的发生是切实有益的。例如体育活动可以降低女性体内的雌二醇浓度,而高水平的雌二醇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相反,久坐、肥胖、吸烟、酗酒则是肿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久坐的危害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研究指出,久坐行为会导致患结肠癌、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从生活方式开始,避免危险因素,适度运动、合理膳食,以行动克服癌症恐惧。

此外,定期筛查是肿瘤三级预防的重要环节,许多癌症在发生早期都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因此一定要重视定期筛查。走出癌症恐慌,但也不能迈入癌症轻视。对于癌症患者的家属而言,定期筛查不仅是对自身健康负责,也是其克服癌症恐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