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很早就进入了人们的食谱,在现代更是中国人最常见的日常食品之一,同时鸡蛋或者鸡蛋的个别成分也是某些中药方剂的组成。有的肿瘤病人经常会纠结能不能食用鸡蛋。认为不能食用鸡蛋的观点多来自民间对”发物”的认识,但发物一说,在中医学历史本身就存在争议,诸多医家各执己见,不能作为指导饮食的依据。

   鸡蛋,或称鸡子,多分为鸡子壳、鸡子白、鸡子黄、凤凰衣(内膜)几个部分入药,在药物典籍《本草纲目》认为,”卵白,其气清,其性微寒;卵黄,其气浑,其性温;卵则兼黄白而用之,其性平。精不足者,补之以气,故卵白能清气,治伏热、目赤、咽痛诸疾。形不足者,补之以味,故卵黄能补血,治下痢,胎产诸疾。卵则兼理气血,故治上列诸疾也。”入药的凤凰衣是孵鸡后蛋壳内的卵膜,入药多作养阴清肺,敛疮,消翳,接骨之用。

   对于不能服用鸡蛋的情况,清代王士雄撰写的《随息居饮食谱》又说(鸡子)多食动风阻气,诸外感及疟、疸、痞满、肝郁、痰饮、脚气、痘疮,皆不可食。”对于王士雄的观点,读者朋友认为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呢,如果有脚气的人都不能食用鸡蛋,是不是中国南方地区就没有鸡蛋的市场了?

   鸡蛋是美式早餐的主打食物,西方营养学家对鸡蛋的认识主要集中在鸡蛋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面,但也是变幻多样。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食用鸡蛋开始被指能提高血液胆固醇,是美国人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发病率极高的元凶;最近几年里,鸡蛋又被吹捧为蛋白质、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等独有抗氧化剂,以及包括核黄素和硒在内的众多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优质饮食来源。而在2019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则又显示,每天摄入略少于两个大鸡蛋含量的胆固醇会导致食用者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17%,死亡风险升高18%。但至今没有发现鸡蛋与肿瘤相关性的医学研究报道。

   简而言之,对于饮食,除非有确切的过敏,每个人可以吃喜欢吃的食物,但需要保持营养均衡。不管煮鸡蛋,还是煎鸡蛋,都是口感不错的营养早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