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从河北到天宫了 一觉醒来我穿越到了女尊(穿越)中 饮星辰

10月30日凌晨4点27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夜空里,长征二号F遥十九火箭拖着橘红色尾焰冲上天际——神十九载人飞船,带着三个追梦人,往300多公里外的天宫空间站去了。
这趟“太空出差”里藏着个有意思的“河北缘分”:乘组里的蔡旭哲是河北深州人,王浩泽是河北承德滦平人,而此刻正在天宫里等着他们的神十八航天员李聪,同样来自河北。等神十九完成对接,“天宫”里要第一次凑齐三个河北老乡了。
先说蔡旭哲,这个“70后”已经是第二次上太空了。凌晨1点多,深州老家的客厅里挤着二十多个亲友,电视屏幕里的蔡旭哲穿着航天服走在出征队伍最前面,嘴角带着笑——上次他坐神舟十四号在太空待了6个月,这次换他当指令长,父母盯着屏幕攥着拳头,直到火箭成功分离的画面跳出来,父亲蔡占魁才松了口气:“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从来没退缩过。”母亲陈小俊擦了擦眼睛,念叨着“等他回来,要包深州黄韭馅饺子,再摆上刚摘的深州蜜桃”。
另一个河北娃王浩泽是第一次飞天。这个“90后”从滦平的初中课堂走到太空,当年的物理老师温占春还记着他初中时总帮同学讲题的样子:“那时候他理科成绩年级第一,耐力比男生还好,长跑总拿奖。”凌晨的滦平老家,叔叔盯着直播里的王浩泽,手拍得发红:“震撼得说不出话,咱滦平出了个航天员!”同学李宇航翻出初中毕业照,指着红圈里的王浩泽笑:“他那时候能左右手同时写不同的字,现在倒把这股“巧劲”用到航天上了。”
更巧的是,此刻在天宫里的神十八航天员李聪,也是河北人。等神十九和空间站对接,三个河北老乡要在太空里“唠家常”了——从深州的蜜桃到滦平的山,从课堂上的物理题到航天服的按钮,这些带着“燕赵味儿”的话题,要飘在300公里高的太空里。
其实这不是河北第一次和航天“结缘”:从杨利伟到现在的蔡旭哲、王浩泽、李聪,燕赵大地的孩子总把“闯太空”当成最骄傲的事。凌晨的发射现场,网友在评论区刷着“河北老乡太牛了”“天宫里的河北话要响起来了”,有人说“这才是最接地气的‘太空团建’”,也有人感慨“原来航天梦不是远在天上,是老家客厅里的电视直播,是初中课堂上的物理题,是父母包的那盘饺子”。
火箭的尾焰早已经消失在夜空里,但天宫里的“河北三人组”才刚要开始他们的故事。这趟太空之旅,载着两个河北人的首次和载着老家亲友的牵挂,也载着普通人对“逐梦”最实在的想象——原来所谓“英雄”,不过是把家乡的风、父母的话,装进航天服口袋里,然后勇敢地往星星那里走。
燕赵儿女的航天梦,这次又多了三个闪亮的注脚。
